鄭伯克段于鄢           左傳

【選文】

 

    [1],鄭武公娶于申[2],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3]。莊公寤生[4],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愛共叔段,欲立之。亟[5]請於武公,公弗許。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公曰:「制,巖邑[6]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過百雉[7],國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8];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9],非制也。君將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10]?」對曰:「姜氏何厭之有[11]?不如早為之所[12],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既而[13]大叔命西鄙北鄙[14][15]於己。公子呂曰:「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公曰:「無庸,將自及。」大叔又收貳以為己邑,至于廩延。子封曰:「可矣,厚將得眾。」公曰:「不義不暱[16],厚將崩。」
  大叔完聚[17],繕甲兵[18],具卒乘[19],將襲鄭,夫人將啟[20]之。公聞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帥車二百乘[21]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諸鄢。五月辛丑[22],大叔出奔共。書[23]曰:「鄭伯克段于鄢。」段不弟[24],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25]。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26];不言出奔,難之[27]也。
  遂寘[28]姜氏于城潁,而誓之曰:「不及黃泉[29],無相見也!」既而悔之。
潁考叔為潁谷封人[30],聞之。有獻於公,公賜之食。食舍[31]肉,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32]。請以遺[33]之。」公曰:「爾有母遺,繄我獨無。」潁考叔曰:「敢問何謂也。」公語[34]之故,且告之悔,對曰:「君何患焉。若闕[35]地及泉,隧[36]而相見,其誰曰不然?」公從之。公入而賦[37]:「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38]。」姜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泄泄[39]。」遂為母子如初。
  君子曰[40]:「潁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41]及莊公。《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42]其是之謂乎!」

 

【作者與賞析】

   本篇選自《左傳》。《左傳》雖與《公羊傳》、《穀梁傳》並稱為「《春秋》三傳」,卻與側重微言大義的《公羊傳》、《穀梁傳》的解經方式不同。據說左丘明(西元前556西元前451)為了保存《春秋》的歷史,才整理史實寫成《左傳》。事實上,《左傳》不僅保存了春秋時代許多珍貴的史料,是解讀《春秋》經文的重要參考書,也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歷史散文著作,對後代文學發展產生極深遠的影響。

 本篇講述春秋初鄭莊公兄弟鬩牆的故事。故事首先追敘事件的起因:初為人母的武姜因難產受驚而憎惡莊公、偏愛叔段,並一心想要廢除莊公嫡長的宗法地位以扶立叔段,雖都失敗,在莊公繼位時,仍極力為叔段請封制地,遭拒後,又改請京邑。由於武姜偏私、強勢的作風,早已在莊公兄弟間留下嫌隙。接著說明事件的經過:身為京城太叔的叔段既妄自擴大城牆的規模,破壞國家禮制;再「命西鄙、北鄙貳於己」,造成一國兩制;又「收貳以為己邑,至于延廩」,儼然一國兩君的態勢;甚至明目張膽的聚糧整兵,暴露造反的圖謀;已嚴重威脅鄭莊公的安全,迫使隱忍多時的莊公不得不舉兵討伐,打得叔段逃亡共國。這是鄭莊公兄弟為了爭國而同室操戈的經過,也是作者據以解說《春秋》「鄭伯克段於鄢」的書法與意義的歷史根據。最後補充事件的後續發展:因為不滿武姜為叔段作內應,莊公將她幽禁在城穎,並發誓說:不死不相見。事後又深感後悔,直到接受潁考叔的建言,莊公才與武姜恢復母子最初的關係。

 在以「初」起,以「初」終,前後呼應,虛實相生,脈絡分明的文章中:作者運用敘事觀點的變換,轉移場景,呈現事件的變化與發展,顯示人事的變遷;也藉由對話,反映人心,映襯人物性格。讓我們清楚的看到:從武姜任性、偏激的母愛如何形成家庭親情的矛盾,又如何演變成莊公兄弟爭位、爭國的政治角力。從莊公君臣的對話中,我們深切的感受到:鄭國臣僚早已看穿武姜袒護叔段的心意而心生不滿,對叔段的驕縱自大、僭越禮制、目無君長的行為已到了群情激憤的地步。對照莊公「多行不義,必自斃」、「無庸,將自及」、「不義不暱,厚將崩」的平靜、自然,不僅反映他對叔段的冷漠已了無兄弟手足之情,也透露他蓄養叔段惡行以作為滅除藉口的深刻心理,同時凸顯他隱忍克制、深謀遠慮、相時而動的個性。

 本篇由於言語簡練,情節完整,結構細密,故事生動具體,人物性格鮮明,成為傳誦人口的名篇。隨著文章的流布,「多行不義,必自斃」也成為人們用以表達壞事做多了,必定會自取滅亡」的常用語。

 讀這篇文章,使我們深深體會到:親情不只是與生俱來的天性,更是生活中點點滴滴愛的累積。

 

 

【問題與討論】

一、請分析武姜的愛對莊公和叔段的心理人格造成怎樣的影響呢?

二、在歷代人物中,你認為誰是最有資格當選家庭教養最成功的「良母」典範?她的典範意義是什麼呢?

三、你認為在家庭教養中,母親的愛要怎樣表達,才能避免「教」與「養」的缺失呢?

 

【延伸閱讀】

一、﹝東周﹞左丘明:〈石碏諫寵州吁〉,收錄於郁賢皓周福昌姚曼波《新譯左傳讀本》,臺北市:三民書局,2002年。

二、呂祖謙:〈鄭莊公共叔段〉,收錄於李振興簡宗梧註譯新譯東萊左氏博議》,臺北市三民書局,1991年

三、顏之推:〈教子〉,收錄於李振興黃沛榮賴明德注譯新譯顏氏家訓》,臺北市三民書局,1993年。



[1]初:起初、當初。追敘往事的副詞。

[2]鄭武公娶於申:鄭武公娶申國的女子為妻。鄭武公名掘突,西元前770年至西元前744年在位,武是諡號,公是諸侯的通稱。申是國名,是伯夷的後代受封所立的國家,姜姓,後被楚國所滅。

[3]共叔段:鄭莊公的弟弟叔段因謀反失敗逃到共(音ㄍㄨㄥ,國名,地在今河南省輝縣),所以稱共叔段,段是名。

[4]寤生:猶言逆生,就是分娩時腳先出來以致生產困難。寤是「牾」的通假字,音ㄨˋ,逆也。

[5]亟:屢次、多次,音ㄑㄧˋ。

[6]巖邑:地勢險要的城邑。

[7]都城過百雉:都邑的城牆超過三百丈。都,都邑;城,城垣。雉是古代計算城牆長度的單位,城牆長三丈、高一丈的稱為雉。

[8]大都不過參國之一:大城不能超過國都的三分之一。參同三;國指國都。

[9]不度:不合法度。

[10]焉辟害:如何逃避禍害呢?焉,何也,如何;辟:同「避」,逃避、避開。

[11]何厭之有:哪有滿足的時候呢?厭同「饜」,滿足。

[12]早為之所:及早為他安排個適當的地方。所,處所。

[13]既而:不久。

[14]鄙:邊境,指靠近邊界的地方。

[15]貳:兩屬;同時聽命於兩方。

[16]暱:親近。音ㄋㄧˋ。

[17]完聚:指儲備糧食。

[18]繕甲兵:修補甲衣、兵器。繕,修補。

[19]具卒乘:充足戰士。具,備也、足也。卒乘指戰士。卒指步兵、乘指車兵。

[20]啟:開也。指開城門。

[21]帥車二百乘:率領二百輛戰車。春秋時代的戰爭以車戰為主,一輛戰車配甲兵十人。帥同「率」。

[22]五月辛丑:五月二十三日。古人以干支紀日,據清王韜(西元1828~西元1891)《春秋朔閏表》推算,辛丑這天是二十三日。

[23]書:指《春秋》。

[24]段不弟:段的行為不像弟弟。

[25]克:戰勝。

[26]鄭志:鄭莊公的本意。

[27]難之:責難他。

[28]寘:安置。音義與「置」同。

[29]黃泉:地下之泉,指人死後葬身的地方,代指死亡。

[30]封人:鎮守邊疆的地方長官。封,疆界。

[31]舍:通「捨」,擱置。

[32]羹:肉汁。

[33]遺:饋送、贈與,音ㄨㄟˋ。

[34]語:告訴。音ㄩˋ,動詞。

[35]闕:同「掘」,挖掘,音ㄐㄩㄝˊ。

[36]隧:掘作隧道,動詞。

[37]賦:賦詩。

[38]融融:形容和樂的樣子。

[39]泄泄:形容舒暢的樣子。音一ˋ。

[40]君子曰:《左傳》作者用以評論歷史事件的慣用語。

[41]施:延及、擴展。音一ˋ。

[42]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孝子的孝心沒有窮盡,永遠賜予你的族類。匱,竭盡;錫同「賜」,賜予、爾,你;類,同類、族類。語出《詩經‧大雅‧既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ychine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