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電影評論

土木一甲 1012920 林志朋

摘要

    生子的父親為了籌措翻蓋學校的錢,在大雪紛飛的路上因心臟病而逝世,生子的母親堅持要由人從縣城醫院將棺材抬回老家三合屯,並親手以織布機縫製擋棺布,幾經討論後劇情回到四十多年前,那時父親正由師大畢業來到三合屯,成為村中唯一的「先生」,母親對父親一見鍾情,開始了初戀的故事,最後回到現實,父親敎過的學生紛紛從各地趕來抬棺,顯現了父親奉獻的偉大。

 

影評

    這部電影內容看似單純,但用了細膩的拍攝手法,在許多小事情上都加以描述,以第一人稱的觀點帶出「母親」的內心感受。

    母親招娣從對父親駱長余動情開始,便不斷製造和父親相遇的機會,一開始先在父親送學生回家的路上等,想見面但父親來時卻又躲在樹叢裡,直到某次才鼓起勇氣,還傻傻的忘掉東西,還有特地繞道到學校旁的井打水,很故意的在父親要來時趕緊將打好的水倒掉,以及將工飯放在最前頭,好讓父親能拿到,種種的小動作不只是當年母親身為少女內心的悸動,更是母親對父親愛戀的表現。

    當父親被召回縣城時,母親抱著自己做的飯盒沿路追去,一直跑、一直跑,鏡頭在這部分做了許多著墨,象徵了母親心中的追尋,跑到最後看著父親的背影漸行漸遠、離她而去,而此時瓷碗也掉落地上而破,當時瓷碗是吃工飯時的寄望,而現在破裂的瓷碗則象徵了母親內心的破碎。父親曾經說過,最晚最晚臘月初八必定回來,母親當天便一直等、一直等,等到晚上不見父親甚至不畏風雪跑出去找而得了感冒,這一連串激烈的行為表現了母親對父親堅持的等待和渴望。

    整部片子的一大特色就是色彩的運用,不同其它在回憶時使用黑白,而是現實黑白、回憶彩色,這樣手法不是唯一,卻是我第一次看到。黑白象徵父親的死亡、現實的壓力,彩色則象徵當年刻骨銘心的愛情追求、父親初到三合屯的欣欣向榮之幕,不管經過多少年,回憶總是最美的,昨日一切彷彿歷歷在目,黑白和彩色,讓現在和過去有了鮮明的對比,也突顯了導演心中的想法。

    在剛開始看此片時,我會覺得母親非常固執,何必非得要人抬棺、織遮棺布,用車不更有效率?但後來我發現,從縣城到村莊的路上,充滿了父親母親的情感,而新建學校的樑上,掛的是母親親手織的紅布,此時此刻,才知道母親的堅持,不是老頑固,而是四十年來的回憶。

 

總評:「母親的堅持是這四十年來的回憶」,很喜歡你這個看法,我只想到是不捨之類的感情原因。文章通順,結構分明,閱讀你的文章讓我有一整天的好心情。

-------------------------------------------------

 

 

《我的父親母親》心得

 

土木一甲 1012915 邵亦柏

 

大意

 

    本片中突顯作者的巧思,耐人尋味!生子的父親在三合屯當了一輩子的小學老師,為了翻蓋學校所以外出借錢,不幸歸途中遇到風雪,身體染病而亡。生子的母親堅持以人力將父親從城中抬回,畫面跳脫回當初父母親相識相戀的往事,父親是一位到鄉下教書的老師,而母親一見鍾情,為愛努力付出,中午送上好料愛心便當,打水時繞到較遠的前井只為見他一面,而在老師送偏遠孩子回家路上等候,期許可以得到更多機會見面,一段純純的愛就此展開,至死不渝。拍攝手法也很特別,過去那段有你的日子世界是彩色的,如今顏色隨他而去,片尾的學生大集合使人熱淚盈眶,而片中一再重複的講課聲是母親一輩子忘不了的天籟,如此美妙的旋律譜出整段愛情!

 

 

 

心得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本片一開始就以父親的死亡,而母親堅持以人力抬棺回鄉,顯現夫妻之間鶼鰈情深,因為那條路是他們建立愛情的基礎和象徵,深怕老公忘了回家的路。

 

    在片中也有拍出父母親年輕時的愛情故事,更深刻和直接的解釋她的堅持。一位年輕男教師到鄉下教書,而章子怡到離家較遠的前井打水等為愛所付出,幸福不等人,需要自己努力去抓住,原本章母覺得家世配不上而勸其放棄,最後仍在一起而結婚,表達真愛突破一切難關。

 

    而章子怡貫徹了至死不渝的觀念,即使身體都快不聽使喚,仍堅持用老機器熬夜織棺布送愛人最後一程,而最後伏筆就是拍攝的手法,情人仍在世界是彩色、情人先離去世上已無眷戀,變為黑白的顏色突顯區別。

 

    而最後又以師徒之情收場,證明善待別人終有回報,人間仍存溫暖,不收錢、純粹的一場師徒之情,送已故老師歸家,風雨無阻!本片連結了親情、愛情、師徒之情,充分展現人間溫暖,使人有良好的互動,一同創造美好世界!

 

 

 

總評:很喜歡「那條路是他們建立愛情的基礎和象徵」。至死不渝的愛情是大多數人的嚮往,希望你也有美好的戀情!可以增加你的想法的描述喔!

 

-----------------------------------------------------

《我的父親母親》

資工一甲  1013076  丁子軒

大綱

    玉生的父親去世,母親招娣堅持將遺體抬回來,並親手織匹擋棺布,回憶起那段淒美的愛情。年輕的招娣是村裡公認的美女,自從駱老師來村裡教書便暗戀著他,以家裡的青花碗為記,替他送上自己親手做的料理。但駱老師卻因被指控是右派人士,必須回到城裡處理,招娣為了送碗餃子,歷經波折仍然失敗,只能每天在村裡望著駱老師的身影再次出現,幾經辛苦終於等到,也讓這對情人終成眷屬,相愛四十年。

 

心得

    片頭以黑白的畫面來營造一段淡淡的憂傷,讓觀眾一開始就融入導演安排的拍攝手法,接著以倒敘法用彩色的畫面引領觀眾,我想這樣的用意應是以駱老師的去世為一個分界,以黑白來呈現招娣在失去愛人後,那種哀傷的心情,以及與愛人永世分離的悲痛,接著憶起過去的年少時光,彩色的畫面給人一種二八佳人的青春活力氛圍,也是招娣多采多姿的生活寫照,用這樣的時間軸和色彩,比起平鋪直敘的故事,更顯得出張力以及令人印象深刻。

    再來便是本片的主軸,也是我最喜歡的部分,描述招娣情竇初開的少女情懷、如何用各種方法引起駱老師注意,以及他們歷經了多少波折後終於在一起。導演詮釋愛情的手法,沒有甜言蜜語或激情的感官刺激,而是透過簡單的行為舉止來呈現,例如:招娣使用特定的青花碗、挑水時刻意去較遠的水井、駐留在絡老師帶學生返家的路上…,透過招娣的積極、羞澀、微笑,來讓人感受到她那份純情以及勇敢追求愛情的堅持。

   對於現在的我們,愛情,或許會讓初嚐甜蜜滋味的情侶愛得難分難捨,也可能日一些曾在情場失意的性情中人退避三舍,但能像招娣和駱老師那一見鍾情便廝守到白頭偕老,難能可貴了,受到家世、財富、權勢等的因素影響,現在的愛情價值觀已不如從前來得單純,是時代改變我們,還是我們造就了它,我無從得知。

   大學生到底該不該談戀愛?看完影片後我的第一個想法,是要像影片那般專一純情,長相廝守,或許很難達成,但要是抱持玩樂的心態,對彼此都不公平也不值得,不論如何,不要輕易牽手,更不要隨意放手,情侶有令人稱羨的地方,但只有彼此才知道,相處久了問題也隨之而來,能不能走下去往往都是這個階段會面臨的,畢竟,長久的愛情才是真正的愛情。

 

總評:後半部偏向純心得,這次是寫評論。你對愛情的反思很值得討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ychinese 的頭像
    cychinese

    【101 嘉義大學全校性閱讀書寫課程推動與革新計畫】

    cychine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