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電影欣賞:諸神的黃昏〉

生務農業科技 1012457 黃筱涵

內容摘要:

  故事影片內容主要由教誨師寫給受害者的父母親的一封信所串連起來的,描寫一位因為感情糾紛而殺了女友的死刑犯,面臨死亡的恐懼和自己的罪惡感,教誨師一步步引導他,並讓他從宗教信仰中,獲得救贖,而死刑犯也開始學著畫菩薩像,直到最後槍決時,那張畫也隨著信件寄到了女孩親人的手上,象徵了他的懺悔和贖罪,為死刑犯和受害者的靈魂得到了救贖。

 

心得:

  死刑,是近年來社會十分有爭議的議題,或許有許多人覺得死刑這話題殘酷冷血,也有多數人認為死刑是維持社會秩序的最後的手段,但是,鮮不討論死行的存在對或錯,我認為,所有犯法的人皆需有贖罪之心,才有資格接受所有的處分。

  這部影片中,不探究受害者家屬的心理,暫且站在一名死刑犯和一位教誨師的角度,探究其內心想法,避免有時因為太苛責死刑犯的罪而忽略罪後死刑犯的心態和懺悔的誠心,也使監獄裡的真心不被外界所接納和認同。

  現代社會,有多少人是因為感情糾葛去殺了自己最親愛的一個人,有些人到頭來仍執迷不悟,死不認錯,最後自己的靈魂仍墜入地獄;而有些人逃避罰責,選擇自盡,這種不負責任的態度,不僅令受害者的家屬永遠得不到真相大白的一天,更讓自己永遠失去自我反省的時間。現代人總是容易衝動,從此鑄下大錯,造成永生難以彌補的悔恨,但是,我依舊相信,一位死刑犯,仍有反省和寬恕的空間,即使,最終仍須為自己的罪行付出代價,但是,至少他的罪惡值已經減少了許多。

  宗教信仰一值也是人心中的基礎,不管是何種宗教信仰,總有安定人心的功效,使社會和平,而當自己犯錯時,宗教信仰可以幫助我們自我反省,並且為自己的錯誤作些彌補,也許,這一點點的彌補也是這些死刑犯能遺留人間最後的善念吧!

  其實,死刑犯有時也不像外界想得那麼可惡,有時,只是一個不小心失去了理智,殺了人,揹上了一個死罪,永遠活在悔恨中,害怕等待死亡的恐懼,若是自身有悔改和領悟,有人能夠傾聽和引領他,我相信,不管有沒有天堂,他一定擁有了入門券了。

  在嚴冬中,一朵殘花凋零,一片枯枝殘枒;在一聲春雷中,天光乍現,一抹嫣紅,渲染了百花,萬花群中,一翠綠嫩芽,善念。或許,在一個死刑犯的生命旅途中,終點不是一個有聲的空洞,而是,充滿領悟的天籟之音。

 

教學助理總評:

  最近社會中,常討論著死刑的廢與否,各自有不同的解讀,從妳的文章中,感受到妳用一個中立的角度去看待死刑,我們都很少去關懷到死刑犯背後的成長背景、心理因素等,雖然他們犯錯必須要接受制裁,但如同妳說的,有悔改和領悟也有了天堂的入門券了,寫得很棒喔!

-----------------------------------------

 

    〈屋頂上的童年〉

 生機一甲 1012970 林晏廷

 

  主角生在一個不算完整的家庭,他的夢想也與父親希望的不同,相較同年齡的孩子顯得主角的心理年齡早已遠超過其他孩子。父親反覆無常的個性,母親的不告而別,逼迫他試著去接受大人的戰爭,不過也像電影裡所說「小孩會用自己的方式,原諒大人」,我們可以在電影中看出主角的成熟也看出主角父親某些似孩子一樣的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很難定義到底誰才是真正的成熟有理性。在屋頂上不只是以旁觀的角度看花花世界也是短暫的回到屬於他的童年,不管是拿著望遠鏡或是丟小石子都也脫離不了孩子的純真、好奇,能真正看清事物的到底是成年人還是這些孩子或許是個永無正解的問題。

 

 

 

  屋頂的意思我認為是一個人生中的至高點也因為如此才能看清一切事物,望遠鏡中的事物是遙遠卻近在眼前,能夠正視一切才能了解但選擇逃避卻也是一個孩子會作的選擇。主角的鄰居是他心中美好的象徵與自己的家是一種強烈對比,不過在與鄰居一起出遊後回到家中是一種接受不管日子如何這總是家,與父親相擁也顯得他的成熟也是他需要家庭溫暖的一種表現。矛盾與錯置似心裡的掙扎,從屋頂上看或許看得更清楚吧!

 

  母親的歸來存在著許多衝突,是第一次將大人們的紛爭確確實實得刻在孩子心中,原諒與放棄,在學校裡同學之間的排擠也顯出社會的縮影藝樣的眼光存在我們心中已很久很久了。不信任與懷疑,主角總是以旁觀來看待事情,注視母親的眼光,對於家裡燈光的注意其實這也是因為一個簡單的理由──不想再次被傷害,屋頂上的世界還是較廣闊不深陷其中方能看清一切。

 

  足球與游泳、夢想與期待,被強迫做的事總是有一點不完美,無聲的抗議確是心中的吶喊。嚮往的世界與真實的世界總是有段差距,在之間的搖擺不定、出走又歸來,對於事情不僅只有原諒更多的是不滿與憤怒。主角父親選擇了逃避而主角卻是迎向挑戰,挑戰多數人所認為不應該去接觸的人、事、物。看盡人間事物,夢想該是超過期待,追尋自我在矛盾中選出自己的道路。

 

  母親寄來的一封信,父親給他夢想的自由這些也都代表人生轉折,一個純真的小孩為了獲得這些經歷了什麼或許我們都會發生這些情況,但總是有個地方能看清、能沉澱。事物看似遙遠卻在望遠鏡中是如此的靠近。能化解衝突的方法是去了解其中互相堅持的理由,母親的自白辨識衝突最大所在,寬恕是其中一種選擇但冷眼旁觀、冷靜與疏離看清事物後再加以判別,在他的心靈中或許已是無法抹滅的痛,逃避與接受,在最後也說明得很清楚了也因如此才將這些矛盾給一一化解了。

 

 

 

教學助理總評:

 

  心得寫的很仔細,從一開始把片頭的屋頂場景寓意寫出來,又細寫足球、夢想等片段,很棒!最後一個畫面,小孩看到母親信哭的鏡頭,挺讓人覺得心痛的,我想,那眼淚就是寬恕吧!寫作論點很棒。

---------------------------------------

    〈有家小店叫永久〉

森林一甲 1012150 蔡賢靜

 

 

  時過境遷,有多少事物從身邊消逝?又有多少事物崛起?你看過多少滄海桑田,桑田變水呢?我們製造時鐘,想看見時光,卻只能從自身及週遭的改變感受到時光存在。

 

  有家小店叫永久便是敘述一家雜貨店在快速變遷的時代中,面對全新的便利商店,鄰居都轉身選擇了新商店,正考慮著是否收店的當下,一名男孩向雜貨店購買祭祀用品,和藹可親的阿嬤露出笑容,她了解到,她和丈夫開的雜貨店仍然有存在的必要性。雜貨店的門再次開啟,告訴所有仍需要雜貨店的人們:我還在。

 

  踏進現代的便利商店,一句「歡迎光臨」隨即入耳,拿著自己需要的物品到櫃台結帳,制式化的笑容或是情緒化的面容映入眼簾,無法張口詢問,關心吞入肚哩,因為眼前,是個陌生人。便利商店的店員不會在乎他的客人,客人只是他工作中的一部分,生命裡一個微渺的過客。彼此交集只在交易那瞬間,你不會記得上一個幫你結帳的店員是誰,也不會知道他工作前去何處,做何事,沒有辦法從中明白人的溫暖,僅存宛如機械般的冰冷。科技發達牽動人們的慾望,需求越來越龐大,抓準機會的商人改變了雜貨店的歷史,使曾經人們不可或缺的雜貨店漸漸沒落,連同珍貴的人情溫暖,走入歷史。都市外,雜貨店隱沒在巷口街角,除非刻意尋找其存在,否則你只能看見便利商店明亮的招牌,照亮整條馬路,雜貨店在那耀眼的光下,顯得黯淡。越來越多人選擇踏進便利商店,雜貨店則門可羅雀,但或坐在櫃檯、或躺在門附近的躺椅上、或泡茶聊天的阿公阿嬤,不曾因為鮮少客人而心情鬱悶,也不曾因此對客人不理不睬,更不會忘了向你報以親切的微笑,向你溫暖的問候:「呷飽沒?」

 

  吳念真導演的作品幾乎都是描寫台灣鄉土、中下階級、農家子弟的故事,他的電影、著作總是能切進我的心底,這也是我選擇「有家小店叫永久」作為評論主題的原因。我父母皆是在農村長大的孩子,我不例外的也在農村長大,對於鄉村在巨大時代潮流下,承受的壓力感受深切。稻田一塊又一塊的被交易,一台又一台的機械怪物進入村裡,將田填平,覆上水泥,甚至為了行進方便,不問村民、不問樹木、不問花草、不問一切共享此村的生命,擅自鋪了柏油路,更多工程不斷進行,老村民一一隨著兒女搬離,僅存數十人留下。失去人口,雜貨店生意冷清,只剩我和鄰居小孩偶爾會去光顧。六歲時,我們也般離了農村,臨走前,我向雜貨店的阿嬤道別,阿嬤駝著背,溫柔地摸了摸我的頭,我在阿嬤的眼底看見一絲哀傷,對於時代快速的汰舊換新的悲慟。她拿了一把糖果給我:「都市不知道有沒有阿嬤這麼好吃的糖果?」我愣愣的看著糖果,阿嬤哽咽的說著,語無倫次,「記得常回來看阿嬤,知道嗎?」再回到村莊,是兩年後,阿嬤不在了,雜貨店消失的無影無蹤,附近的水泥建築高聳林立,便利商店隨處可見,我走進去,又走出門,徘徊數次後,走回老家。昔年能到處亂跑、鮮少車輛的街消逝,整個村莊像一個家,走進別人家裡不會被告上法庭的時光也走了,剩下莫不關心的眼神,冰冷的鐵窗,無法開啟的門鎖,彼此懷疑的人心,沉默無語的水泥叢林。在看這部微電影的當下,我想到的就是農村的變遷,一股憂傷油然而生,卻又替電影裡那間雜貨店感到開心,至今,它仍有存在的價值,未被打入邊疆。吳念真導演說過他拍這部片想表達的不只是環境變遷,尚有年輕導演不斷出現,老導演們準備退休,想替自己留下一些事物,以後可以回味的意思。

 

  現年我以十八歲,仍舊愛吃糖果,每當我拆開包裝華美的糖果,放入嘴裡時卻感到一絲空虛,味道昇華、多樣,卻少了一雙大手給予的溫度,真心問候及笑容,長年累積的情感,和疼惜的心……我想,我再也找不到和那把一樣獨特、一樣熟悉的糖果了。

 

 

 

教學助理總評:

 

  文章寫很好,不僅有寫到電影心得,又將自己的經歷在文章後面寫到,挺有感觸,因為TA也是在相下長大的小孩,有時到都市雖然很新鮮,但還是喜歡鄉下那份寧靜,其實嘉義就有給我這種寧靜感。

----------------------------

 

    〈電影心得評論〉

園藝三甲 0992116 蘇秉畫

 

  《回音》導演:鍾孟宏,影片中敘述著二男一女的惡霸國中生在校園廁所欺負並勒索一個胖胖的同學。晚上,這位胖同學因為害怕而異常的行為被家長逼問得知在學校受到欺負,因而帶著一群彪形大漢,一一拜訪這些同學家,並以相同的方式對待他們,不論是說話的口氣或是威脅的語氣皆類似,最後以木棒重擊戴上全罩式安全帽的霸凌男同學,給予其教訓,當胖同學及家長離開後,這位受打擊的同學雖倒地不起,但意識仍清楚,並對著她的父母磕頭道歉。

 

  我認為這是一部相當具有教育意義的影片,雖然過程及結果看似暴力以及血腥,但如果能深入影片中就能發現這是一種強烈警告的手法,臺灣的校園霸凌事件層出不窮,儘管制訂相關的法律。老實說,霸凌事件不是法律就可以解決的。此時此刻,就有不知多少起霸凌行為正在校園進行中,很多師長就算知情,就算執管教權威,也無能處哩,只能治標不能治本。孩子受欺負的家長固然痛心無比,施暴者的家長同樣可能不知所措、不能理解,影片中最為諷刺的部分在於當小孩子出事情的時候,父母往往都是鴕鳥心態,認為自己的樣子不可能犯錯,或是只在乎小孩子在家裡的樣子,並將過錯一再推給環境、朋友、師長,甚至當對方找上門時仍渾然不知。片中完全展現出「你如何對待別人,別人就如何對待你」形成強烈對比,包括水桶及安全帽,孩子威脅孩子的言語及家長威脅家長的言語……等等,小胖屬於運氣比較好的受霸凌者,有肯為他出氣的叔叔且有背影,但是那些真正處於弱勢族群被欺負的孩子就活該被霸凌嗎?也許如片中那樣子的血腥報復是一種殺雞儆猴的最好方法。是的,真實生活中,孩子就是孩子,即使成人,也不需要遭受這樣血腥的報復(如果真的是血,而非影片中螞蟻在吃的恐嚇用的番茄醬),對於抱持這樣想法的人,不要隨意扣上人本、人權團體的帽子。整部影片透過霸凌的角度去詮釋片名《回音》,他不限於此,而是可以套用在人與人之間的所有事情,透過相同的事件發生在不同的人身上,以因果的方式顯示出報應的來源,才是本片所想表達的意涵。雖然導演敘述此片是要替一些人說話、替一些人復仇,很多學校只會開會討論、辦一些座談會,然而卻無法解決這種問題,同樣是以暴制暴,不過這個暴力一直重複何時才會了,但我認為暴力是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只會造成惡性循環,要根治就要從根本的教育做起,這種教育必須從家庭開始,而父母親將會是最重要的榜樣,大人怎麼做小孩子可能就怎麼做,小孩子會有偏差行為可能是因為父母很忙,小孩子缺少關愛,像這種霸凌行為,也許是為了尋找認同感,因為有人認同他,也因為他不懂才會有此偏差行為。這部片應以全方位思考的,而不光兩面看暴力就結束了。

 

 

 

教學助理總評:

 

  現代很多家長,都把小孩認為不可能會變成壞,會壞都因為是別人害的,千錯萬錯都是別人問題,如你說的一樣,但,其實這種以暴制暴不是好辦法,只是為什麼老師不敢站出來制止此行為一再的發生呢!可以探討這部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ychine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