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在嘉義[1]散步             舒國治

【選文】

全臺灣最有意思的城市,有可能是嘉義。有意思,怎麼說呢?一來它自古(清朝末年。或日治中期)已是城市,但直到今日它在臺灣城市的排名居然只是第十三大,也就是說,是個頗小頗小的城市。這造成它可愛卻又宜人的尺寸。二來它稱得上「城市山林」,與它南面不遠處的台南之無山相比,是多麼可貴;於是嘉義自東緣高山(阿里山山腳)與水源(蘭潭)等襲來的林野佳氣,令嘉義總是與大自然不太遠。三來嘉義城中心小吃頗佳,有老城的風範,不像台中偌大一市卻覓吃不易。四來,也是我最感著迷的,是嘉義街巷中房舍之老舊嬌小且充滿生活風情,加以改建較慢,三、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建築留存最多,是我所謂「電影劇情的場景」最豐富的城市。

故我總愛一次又一次的來嘉義,停留半天,或過它一晚,在街巷中東張西望,看屋舍,看窗台人聲,看窄梯小樓,看深巷破牆……,然後遐想五十年代一個教書匠推著腳踏車,轉過巷口,與一個賣豆花的擔子,擦身而過……,而耳間依稀聽到瞎眼按摩人傳來幽幽的笛聲。

然而嘉義散步,不是那麼容易。乃它一年中日曬的時間太長,人在烈日下走不了多久:故我從不見有人談嘉義散步之書作。

嘉義散步只能在冬季(深秋有時都不可能)。也就是說,一年中不過兩個月左右。像現在,便是佳時。有時若遇小雨,或打傘或不打傘,更有風情。

既是散步,幅員不宜太廣。嘉義的市中心。不妨西面以鐵路為邊界,東以中山公園,南以垂楊路,北以林森西,東路各為邊界,如此圍起來的一塊地方,便在其中的南北向二十多條、東西向十多條此種阡陌裡游移。

京都有所謂的散步路線,但嘉義市不易特別勾出三、五條完整的「有景」路線:必須走較長的段落,然後撞上一兩個趣景,但於我已極過癮了。我的方法是,信步由之,主要先取小路,如西向東,不走中山路,走北榮街,走上一段,遇成仁街(也是小路),再南行,遇光彩街,再西向,算是往回走。走到林森西路這樣的大路時,再選蘭井街向東走。

便這麼向東向西,取小街,便能看到不少僻處隱晦的舊日生活情狀,這像是不經意的看到不少台灣老電影的片斷一樣的經驗,於我是特好的娛樂。像安樂街190巷,L形的弄堂,安靜極了,卻又像不久有事要發生,實是電影(Motion picture)的畫面,而不是拍照(still)的畫面。

像光彩街670號「榮南實業」(中油辦事處),是那種和風兼臺灣瓦房式町家,既是辦公室,側面推開玻璃門,或又是住家,極有生活感。我站在外面停看,覺得盯看三、五分鐘也不膩,特別是裡面有人走來走去拿東西或點菸或取報紙什麼的。這也是為什麼侯孝賢電影如此耐看的相似道理:場景深刻而人的動作合於真實人生時。

走累了,恰好是品嘗嘉義小吃的時機,如和平路近東門圓環的「劉里長雞肉飯」,文化路的「郭家雞肉飯」,民族路的「呆獅雞肉飯」。如延平街近文化路的「米糕」(無招牌),或成仁街近延平街的「羅山米糕」。如民權路近民生北路的「肉羹」。再如延平街文化路口的「阿娥豆花」與「阿龍土魠魚」等等,多是幾十年的傳統老字號,簡單卻又美味。

散步兩、三小時,想歇歇腿,最佳場所是「植物園」[2]。緊貼在中山公園[3]北面,大樹參天,景至森然,卻又有老城園林之雅馴,不至陰野兮兮。附近的「王田社區」[4],是依山而建的郊外式社區,乾淨爽朗,生活怡然。小橋一座,兩車相會,禮讓而過。社區中,一公園,旁有垃圾分類回收小亭,處處小景可愛。

嘉義便是有這麼多隱藏之驚喜,哪怕是看一眼維新街近林森東路的「嘉義監獄」[5],大王椰高聳天際,其間一幢白牆綠門,何有趣的一件已顯荒涼意的民國式建築。

倘要選一條最具嘉義「古街」的路巷散步,不妨取「雲霄厝古道」[6]。可自民權路與吳鳳北路交口開始,民權路北面平行的一條小巷,由此小巷向東,便是「雲霄厝古道」。此古道所經,有忠孝路181巷,有共和路135巷,有和平路361巷,其間老宅頗多,但已無清末建築:有的已是日本式與閩南式融合後之風格。我覺得更有賞觀與遐思之特色。其中共和路137號,據云是嘉義世家許世[7]老宅,其建築頗富日本閩南融和式風格。

「雲霄厝古道」東端,可結束於安和街,向南,有地藏王廟[8]與昭忠祠[9],繞看一圈,至此又可向西回走了。

這便是我逛看嘉義的興味大致:看一抹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的「小城臺灣」。我希望這些殘殘舊舊的街道與房樓永遠也不要改建。

 

                                 

作者與賞析

舒國治,1952 年生於台北,曾任廣告企劃、撰文,參與電影演出等。七、八○年代即以小說《村人遇難記》獲時報文學獎優等獎,並曾擔任紀錄片《古厝》編劇(余秉中導演,張照堂攝影)。他原有意投身電影,但因當時國片不佳,電影人並不令人羨慕佩服,於是終返寫作。19831990年浪跡美國。1990年冬返台長住,此後所寫,大多是地方、旅行、小吃等生活散文,而其中最常著墨的題材,竟是閒晃。「隨遇而安,能混且混,個性迷糊,自欺欺人」是他給自己下的註腳。他雖終日晃蕩,卻渾身一股文人的閒適自信,故被稱為「城市的晃遊者」、「優雅的浪遊」。他曾自云:「我跟全世界在路上無家可歸的人一樣,逃避使得人進入流浪。但並不是逃避一個確切的事態,像是逃兵、逃婚、逃債。一定是有件事有人一定要去做,然而你逃避,你不做,然後演變成晃蕩。天下之大,那我到底是要做什麼?這個狀態,稱之為晃蕩。」他的寫作領域涵蓋甚廣,如電影、遊蕩、旅行、生活、音樂……等等,文字通透疏朗,意趣悠閒,並擅長透過空間影像儲存情感。1997年以〈香港獨遊〉獲首屆華航旅行文學獎首獎,1998年以〈遙遠的公路〉獲第一屆長榮旅行文學獎首獎。著有《流浪集》、《門外漢的京都》、《理想的下午》、《台灣重遊》、《讀金庸偶得》等書。 

〈我在嘉義散步〉一文選自舒國治《臺灣重遊》一書(臺北市: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二○○八年初版)。身為臺北人的作者以晃遊的姿態、慢活的心情、電影的視角來發現嘉義之美。因為閒晃之故,文中少了歷史的考實、民俗的探究、城鄉的對比,而純出乎私我的浪遊感受。他體會到嘉義的小而可愛,點出了嘉義的山林之美與小吃風味,他尤其發掘了隱藏於巷弄間的老屋風情,如同電影拍攝手法般定格於一個窄梯小樓,一面深巷破牆,一方靜極的L形弄堂……等等,讓作者發出淡淡的思古幽情。儘管文中亦流露出「老宅頗多,但已無清末建築」的喟嘆,然而嘉義的老舊靜謐仍擄獲了這位浪遊者的心。跟隨他的文字筆墨,就像來一場簡單純粹的嘉義漫遊,沒有紛擾較量的心,只有當下的隨喜平和。

 

 

問題與討論

一、請走訪嘉義古蹟,並探尋其歷史淵源與民間傳說。

二、嘉義有名的小吃有哪些?請品嚐嘉義小吃,並描述其味道。

 

 

延伸閱讀

一、吳晟:〈海的滋味〉,嘉義縣政季刊《最佳之邑》九十三年秋季號 Vol.7

二、劉克襄:〈九又二分之一的旅行─尋訪紐西蘭人的鐵道筆記〉,嘉義縣政季刊《最佳之邑》九十四年秋季號 Vol.11

三、林央敏:〈回到根的所在〉,嘉義縣政季刊,《最佳之邑》九十七年夏季號,Vol.21

 



[1]嘉義:嘉義市古名「諸羅山」,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縣治從佳里興(今台南縣佳里鎮)遷移到諸羅山,以木柵為城,至今已有三百年歷史。2004年嘉義市文化局發起慶祝諸羅建城三百週年的各項活動。至於日治時期的嘉義,則是在明治三十年(1897)日本政府變更行政區劃,將原屬台南縣的嘉義支廳改為嘉義縣,並於嘉義市設辦務署統轄嘉義縣,是嘉義市繁榮的開始。故文中所言並未考實,僅作者猜誤而已。

 

[2]嘉義植物園:位於嘉義市民權路,緊臨中山公園。植物園中遍植各種熱帶植物,樹群挺拔高聳,椰林蔽日,清風送涼,號「林場風清」,為嘉義八景之一。

[3]中山公園:位於嘉義市中山路、啟明路、民權路之間,是日治時期所建。園中林木蒼翠,蓊蔚蔽天,澗水環迴,水石清幽,池亭水榭,布置有方,異木奇花,四時不謝,身臨其境,俗慮盡釋,尤以新雨初晴,碧空雲淨,喬木滿園,嬌翠欲滴,號「公園雨霽」,亦嘉義八景之一。

[4]王田社區:民國八十三年在馬里長與環保義工隊長陳青秀帶領下,自發性成立「環保義工隊」,居民多年來自主性推動「生活環境總體改造」營造社區環境綠美化,他們對社區的認同與歸屬感很強,不但合力打造社區惜福公園及許多花草巷弄,同時處處可見資源回收廢物利用的成果。廢棄輪胎打造的溜滑梯、以水泥氣體做花圃外圍的美化、利用廢棄枕木讓花園泥土不流失、園內植物均施灑以廚餘製作的有機肥料,不只是百香果樹高四層樓,社區裡的其他樹木也綠意盎然,還吸引稀有的「黑冠麻鷺」在樹上築巢生子。義工隊全力投入環境保護工作,帶動里民一起來珍惜愛護生活環境。建造古色古香的「惜福客棧」、「五福亭」收集資源回收物,由環保義工及熱心里民共同維護管理,美侖美奐的建築、整潔的環境、詳細的分類及圖示說明,成為嘉義市資源回收的楷模及各縣市觀摩學習的對象。該社區得到九十五年度國家永續發展社區獎。

[5]嘉義監獄:為全台唯一完整保存的日治時期監獄建築,具唯一性之法治建築類型。該建築群自大正八年1919創建,大正十一年1922)竣工啟用,其後陸續加建,至民國四十七年(1958為止,其內容約有30座之建築物,其中以興建於1922年之智、仁、勇三舍、一至二工場、行政辦公室(一)等具有高度的歷史價值。「嘉義舊監獄」的發展變遷與台灣近代獄政沿革關係密切,印證了台灣獄政重要發展史。嘉義市政府為保護此珍貴文化資產,於民國九十一年八月十六日公告指定為市定古蹟,並積極爭取升列為國定古蹟,終於民國九十四年五月二十六日,內政部公告指定為國定古蹟。就歷史意義而言,為日治時期獄政發展的重要建築物,並與雲嘉南地區的發展息息相關;就建築藝術而言,為目前世界僅存的兩座日式賓夕凡尼亞式建築之一,所使用的木料亦來自阿里山,因此更具有特殊之建築史意義。

[6]雲霄厝古道:意即來自「福建省漳州府雲霄廳的聚落」,因此得名「雲霄里」。 雲霄厝跨及「內安里」、「雲霄里」、「檜村里」雲霄厝古道是指從安和街197巷連接和平路361到共和路135巷。所以這個古道一直延伸到忠孝路。

[7]許世賢:生於台南府城的書香家庭。與嘉義張進通結婚後,相偕赴日作醫學研究,同獲九州帝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有「鴛鴦博士」佳話。回嘉義後與夫婿開設順天堂醫院。台灣光復,派任省立嘉義女中代理校長,創設嘉義市婦女會,當選嘉義市第一屆參議員,連任四屆省議員,當選嘉義市第六屆市長,兩屆立法委員,不辭勞苦,為民服務,頗有績效與佳評,因有「嘉義媽祖婆」之稱。七十一年一月當選嘉義市第九屆市長,是年七月成為第一屆省轄的嘉義市長,在任一年逝世,享年七十六歲。

[8]地藏王廟:即嘉義市九華山地藏庵,本屬佛教寺院,因兼具儒、道性格,故又稱地藏庵廟或地藏王廟。廟內菩薩金身,於明末即已由善士自唐山安徽九華山輾轉隨鄭國姓護持來台。草創致祭,未有定所。清康熙中葉,信士擇定於今址(民權路255號)恭奉。康熙五十五年(1716),由北路營守備游崇功募資正式建邑厲壇,為屋祀地藏王菩薩。

[9]昭忠祠:位於地藏王廟右側。主祀義民公,紀念清乾隆年間林爽文之役、道光年間張丙之役、同治年間戴潮生之役固守嘉義城殉難的官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ychine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