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讓高牆倒下吧

食科A班 1013293 黃晚思

 

作者:李家同

出版社與出版年月:聯經,2007年5月。

內容摘要:我們每個人都在心裡築了一到高牆,我們要在高牆內過著天堂般的生活,而將地獄推到高牆之外。這樣我們可以心安理得的假裝人間沒有悲慘。儘管有人餓死,我們仍可以大吃大喝。讓高牆倒下吧,只要高牆倒下,我們就可以有一顆寬廣的心。有了寬廣的心,我們會看見世上不幸的人,也會聽到他們的哀求「我渴」。看見了人類不幸,我們就會有熾熱的愛。有了熾熱的愛,我們會開始替不幸的人服務,替不幸的人服務,一定會帶來我們心靈上的創傷,可是心靈上的創傷一定會最後帶來我們心靈上的平安。﹙P9-58﹚

 

心得: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是在國小。當時是被書名所吸引,《讓高牆倒下吧》,究竟是想表達什麼呢?是柏林圍牆那種實質的牆還是人內心裡那道無法跨心靈之牆?其實,這是一篇充滿了人道主義色彩的作品,都是作者有感而發所寫下來的。看完這本書後,我沉思了許久,我認為每個人都該為自己的奢侈浪費好好地反省。當我們在吃山珍海味時,當我們將吃不完的飯菜毫不猶豫地倒掉,我們眼前有沒有浮現一對對哀求的眼睛以及枯瘦焦黃的書名,我們不知道,因為我們已經選擇了活在自己的所築的高牆內而看不到牆外悲慘的世界。

這本書收錄了許多小故事,有些不僅感人肺腑,而且文字自然、樸實,讓作者在不經意間就觸動心靈,可說是不可多得之作啊!看完這本書的當下,我突然明白了為什麼這本書的書名會叫《讓高牆倒下吧》了。我認為那就是整本書重點,是作者在寫這本書時最想表達的一種思想!他希望我們能夠將圈住我們的高牆撂倒,不要只想在高牆內過著天堂般的生活,而將地獄推到高牆外。猶豫不決就像是心中的一面牆,把愛傳出去並不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卻始終有些人一直在猶豫,自己是否能夠辦到而失去了最好的時機。

其實我們要做的很簡單。可是在我們還沒完成這個簡單的事情之前,仍然會存在著社會貧富差距懸殊的嚴重問題。杜甫有一句剛好可以用來形容這種現象:「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其實只要每個人在自己所能付出的範圍之內奉獻,就已經是傳播愛了;只要每個人都能夠將心中的那道高牆推倒,以包容、尊重的心去面對這個世界,我相信終究一日世界也必將這分包容及尊重回饋給我們。我很慶幸自己接觸了李家同的這本書,並被他的真摯深深感動。

教學助理總評:

晚思:看到你文字裡充滿愛和同理心,相當令人動容。大家常說愛,但這世界仍舊需要更多愛,能被實踐的那種。結尾有力,呼應了通篇文章,讓自己觀點堅定而清晰。為用字可再精確,則表意將更順暢。

 -------------------------------------------------

  

父母離婚後─孩子走過內心路

食科A班 1013249 林晉延

 

作者:茱蒂絲‧沃勒斯坦、茱莉亞‧路易士、珊卓‧布萊克斯利

出版者:張老師文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初刷2002年7月。

內容摘要:

過去,在離婚不被認同的年代,在痛苦的婚姻下,兩人會因狹隘的法律而被勞綁在婚姻當中,因此,當時有人提出了離婚法律條件鬆綁的相關意見,並受到各界許多學者們的支持。看思皆大歡喜的婚姻新革命背後,由作者等人提出了被忽略的一面─離婚家庭下的孩子所造成的後續影響,包括孤寂、控制欲、低安全感及信任感,書中,作者精闢剖析她所見離婚家庭的各種案例,提出自己的觀點及迷思所在,並針對這些問題提出解決的辦法,替離婚家庭內被犧牲的孩子,道出他們的心聲。

 

心得感想:

作者並非利用理論或他人的研究成果來撰寫這本書,而是利用自己的生命去接觸這些有著離婚背景的孩子,花時間和他們相處、洞悉他們的心靈、記錄他們的成長歷程,並幫助他們癒合傷口,建立健全的心態。因此才能夠寫出如此具教育意義並讓人省思的作品,我並非離婚家庭下的父母或孩子,但我仍有種強烈的想法,我有義務阻止這種悲劇在自己身邊的人發生!

制度與文化往往會犧牲掉部分族群的權益。就「離婚潮」而言,雖然父母雙方得到心靈上解脫,但卻忽略了他們的子女因此在心中留下傷痕,大部分的父母有著「子女痛過就好了」、「父母快樂孩子也快樂」等等的主觀想法。殊不知,孩子們對於父母離婚當時的印象其實微乎其微,真正造成傷害的事離婚後的時間內,孤單寂寞、典範缺乏甚至是暴力問題帶給他們的衝擊及揮之不去的陰影,深深地影響他們的個性,同時也讓他們的童年被迫劃下句點。

儘管方法是錯誤的,部分的父母還是想盡辦法消弭孩子們的創傷;當然也有的父母因為嫌麻煩或太愛孩子而產生監護權的問題。以上兩種情況發展到最後,通常不會有好結果。畢竟,不論是一個人帶孩子還是讓孩子為父母兩方奔波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前者也可能衍生出隔代教養的問題,好的情況會讓孩子有著同理心強及個性獨立等優點;也可能造成情緒壓抑缺發出口的缺點,而壞的情況則是讓孩子變的叛逆及許多心理層面的問題。正如作者所說─「你怎麼對待孩子,孩子就怎麼對待社會」,若在一個家庭暴力的環境下成長,則孩子在「成人」之後也可能會「繼承」同樣問題。然而,這一竊皆出自這些孩子缺乏「愛」,因此,在生育甚至是交往之前,必須好好思考自己是否能給予孩子及另一半足夠的溫暖及承諾,才是對各方面最好的選擇。

當今世代父母離異的家庭已不在少數,身邊多少會有這種家庭背景的人,無論是輔助他們的自我療傷,還是學習與他們之間的溝通了解,我都希望能夠多少學習到一些技巧。畢竟,自己也曾經好幾度接受他人的幫助,若心有餘力,理所當然要幫助其他有難處的人。並非出自憐憫,是要讓他們知道,這世界有許多溫暖的角落,在他們面臨人生課題的時候,總有人願意協助他們度過難關,提供他們一個完整的避風港。

 

教學助理總評:

晉延:通篇文字條理分明,說理清晰,令人易有共鳴。能夠將社會問題內化到自己的反思,令人佩服。唯錯字和用詞的精確可在留意,則將更流暢

-------------------------------

「西潮」讀書心得

食科A班 1013289 劉育禎

 

﹙一﹚書名:西潮

﹙二﹚作者:蔣夢麟

﹙三﹚出版社:晨星出版

「西潮」讀書心得

﹙四﹚摘要:「西潮」這本書記錄了一八四二年至一九四一年這盡百年的中國歷史,其中作者在這中國最不平靜的時期內,生活了超過七十年,「西潮」的內容辨識記載作者在古老中國受到外來西方文化衝擊的動盪社會中,他個人的經歷反映出整個時代因應「西潮」所做出的改變與進步。

﹙五﹚心得:

我很喜歡歷史,特別是中國史,但過去我對於中國近代史卻依向沒辦法有好感,因為在我看來,那一時期的中國是前所未有的糟糕:對外的國際關係中,列強肆無忌憚的剝削;而國內也經歷革命與軍閥勢力的重新整理。外患及內亂的雙重夾擊,史當時的中國混亂不堪。

但「西潮」這本書很特別,作者順著歷史變遷的時間線,寫出他自小到成人的所見所聞,及他所閱歷的一切,由社會整體的改變與個人受到的影響,相互輝映,並且將亂世中的情景清楚投射到讀者們的腦海中。引述作者蔣夢麟先生的話,這本書「有點像自傳,有點像回憶錄,也有點像近代史」與我們一班被動式的田色歷史之事不同,貼近並深入人心的內容,讓我更易於感受這一切。

中國在清朝時有過一段很長的「鎖國」封閉時期,再這段時間當中,西方世界在各方面以中國想像不到的驚人速度進步,我認為這是造就了日後中國會受到西方影響的重要原因。之後,從物質方面開始,一步一步接受外界文化,甚至思想,過程中當代的人民及社會逐步去消化、去磨合、去更新出一個新的中國。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所看見的民族特性、政治發展等等,便是過程當中的一個面向的體現。

在書中我印象深刻的片段在作者的「童年教育」當中,那時清朝末年的還是科舉制度,作者也在私塾裡唸過一段時間的四書五經,但作者自認他沒認真讀書,將來也不會有出息,與他的老師們認為的相同。這是因為作者不喜歡死記,而當時的八股文卻使學生不得不這麼做。後來他提到那些過的「好的學生」有的死於肺癆,有的成為書呆子,有的則在西化潮流橫掃中國時無法適應日新月異的環境而落伍。這真是令人感嘆,由此可見人在某方面所投資的心力,可能在環境改變後變得一無是處。我想到當初在填志願時,所有人在熱門科系擠破頭,可是,誰知道在十年、二十年後那個工作還會不會同樣熱門呢?

教學助理總評:

育禎:看了你的心得,不禁令人回味再三。回味你的文字,會蔣先生的娓娓道來,更重要的是:回顧我們的歷史根源。看中國令人感嘆的過去,進而反思台灣的教育現況或任何待改善之處,正是我們最需要的吧。語句流暢,邏輯性佳,用詞精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ychine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